分类: '流水帐' 的归档
人生能得几回醉
昨天,我喝醉了。
直到现在,才基本缓过神来,所以,起来写点东西纪念一下。
昨天是我大喜的日子,请了大学、高中同学们喝我的喜酒,对了,还有网友代表TualatriX也来了。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是,觉得大家的气氛都蛮好的。非常感谢所有到场的人。
其实,在酒店里,我还没怎么醉,但是后来大伙又提议去K歌,于是,在包厢里,唱了几首歌,又喝了几瓶,就彻底醉了。
呃,觉得脑子还不是很清醒,再睡一觉再说,哈哈。
关于网上银行
今天,我几乎是花了整个下午的时间,做了一件本该很简单的事情——用网上银行买了两张机票。就来说说我在linux下使用网银的经历吧。
今年我新婚不久,想在这个冬天带着老婆去海南渡蜜月,计划了很久,由于经费不是充裕,决定不用任何旅行社,来次完全自主的自由行。
这不,今天选好了机票,在航空公司的网站下了订单,到了支付环节,卡住了,本打算用老婆的信用卡付钱的,但是偏偏这个航空公司是不支持宁波银行的信用卡的。
无奈,看了一下,支持招商银行,心想正好我也有张招行的卡,就用这个吧。但是试了几次失败以后,终于明白我的招行卡根本没有开通网上银行的支付功能,怎么办呢?打了95555咨询以后,说必须带身份证和卡去柜台申请,获得授权码才可以开通网上支付功能。
没办法,咱就去呗,幸好银行周末还是上班的,离住处也不是非常远(虽然也不算近)。
于是兴冲冲跑到银行,填表,还算顺利,没几分钟就办好回来了。得到一个授权码,说是可以凭这玩意获得一个数字证书文件,而且授权码只能使用一次。
由于之前一直在linux下,我也知道网银和航空公司的网站对linux和firefox的支持都很有限,于是操作都在vbox的虚拟XP里进行,所以到了这一步,虽然也曾听闻招行的网银不能在vbox下使用,但是心里仍然存在侥幸心理,万一能的话,就不用重启了,再说,真不能用的话,到时候提示了再重启也不迟嘛。于是,悲剧就这么发生了:我在vbox里下载网银的一个什么客户端,然后用刚申请的授权码启用了数字证书,一切都很顺利,正当我心里暗爽的时候,问题终于发生了:我登陆不了。。。而授权码已经使用,并且和本系统(Vbox的Guest系统)绑定了,但这个客户端是在登录的时候,是会检测系统的键盘状态的,也就是说,不管是USE外接键盘、屏幕软键盘还是远程桌面连接过去的键盘,都会因为传说中的安全问题,而被禁用。当然虚拟机的键盘也就被禁用了。
于是,我只能再跑一次银行,再填表,再申请一个授权码,回来重启到真正的XP下面,再安装客户端,然后获取数字证书,才算完成了支付过程。期间,那订单都超时作废了好几次了。
综上所述,我对现有的网银有如下抱怨:
抱怨1:现在国内的网上支付业务,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机构统一管理,导致商家和银行的合作不全面,这样才导致了部分航空公司支持这几个银行的卡,另一些又支持那些银行的卡。为什么不成立一个类似“银联”的机构,把这个接口规范化呢?如果今天航空公司支持宁波银行的卡的话,也就不会有后面这一堆破事了。
抱怨2:这也是linuxer的普遍抱怨,网银对linux的支持太不友好了,又是ActiveX控件,又是exe的客户端,这些落后的技术到底要折磨我们到何时呢?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就不多说了。
抱怨3:就是针对招行的了,既然你不允许vbox的系统登录客户端,为什么在客户端里启用证书的过程中完全没有提示呢?这也是我今天最火的事。先不说你判断物理键盘进行安全认证有没有道理,至少,都是同一个程序,要检测的的话,完全有可能在程序一启动的时候,就进行运行环境的检测,而且在数字证书的签发过程中也是必然会进行系统信息的收集的(因为证书和系统是一一对应的),但是程序在启动过程和信息收集的过程都没有进行提示,却在数字证书安装完了以后,登录的时候再提示。也就是说,这时,授权码已经失效了,而且数字证书的备份也要在登录以后才能进行,刚刚好在这个节骨眼上,给你卡住了。这还能算是经过人的大脑设计出来的程序吗?
好了,遇到这事,咱也只能抱怨抱怨了事了,呵呵。接下来还是很期待这次三亚蜜月行的,哈哈。
PS:支付完了以后,在IE下写这文,发现IE下的WP后台真难看,哈哈,不过拿sogou拼音打字确实挺快。
LinuxDeepin的ISO镜像和试用笔记
LinuxDeepin (简称 Deepin)由原先的 Hiweed Linux 项目更名而来;原项目不再继续。
我本人对之前的Hiweed和DeepinXP都有比较好的印象,至今虚拟机里还是跑着DeepinXP,所以对这个发行版很看好。
看到之前的下载页面只有一个国外的HTTP下载地址,而且速度非常慢,就用我那源服务器给再做了个国内的镜像,对大多数人来说,速度应该不错的(请勿使用迅雷下载)。我那下载地址已经让Hiweed加到现在的下载页面了。
下面贴几张我在vbox里试用的截图,UI还是相当不错的哦,可以点击查看大图:






更多关于此版本的软件包之类的信息可以查看官方介绍页面,再此,也希望大家给新的Deepin更多的关注。
srt 源恢复运行
从昨天下午3点半左右开始,我那ubuntu源服务器,就一直处于无法访问的状态了。
当时是机房先给我打的电话,告诉我服务器ping不通了。由于当时我离机房甚远,而且自己身体也不舒服(周末两天都在感冒发烧,好在不是H1N1,呵呵),于是只能试着让机房给重启服务器。不幸的是重启以后还是不通。
所以一直拖到今天上班了,我才有机会去机房,一大早就看了一下,服务器本身没有问题,但是网络完全不通,ping网关都不通了。
找网络部的人折腾了一个上午,终于算是恢复了。虽然对方没说具体是啥问题,但我想肯定是犯了什么低级错误了。。。
呃,虽然这问题我也无法控制,但还是要因此向大家致歉,望见谅。。。
曾经的我
今天,群里几个熟人,不知道怎么地,就扯到自己在各linux论坛的注册时间上了,然后看了一下,我在几个论坛的注册时间都是06年的,比大伙都晚一些,也就是说,我是从06年开始,才开始广泛使用linux的。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是那时候才接触linux的,因为我在linux公社的注册时间居然是03年11月,哈哈,这连我自己都感到非常惊讶了。
然后,我搜了一把我最早发的贴,真是感慨万千啊。那时候,还在大学的我,刚买了一个电脑(那时候电脑很贵,是父母借钱给我买的。。),就开始了我的折腾生涯,也有那么几个日夜,我用着那按流量收费的吉通网络,在网上收集资料,发帖求助。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帖子,我都已经快忘记还有这些事情了。
依稀记得,那时候装过红旗、蓝点、redhat9等,还买过rh9的盘,但是由于那时的linux可用性都还不高,还有我那电脑的sis显卡支持不好(从此,我就非常痛恨sis),网上的资料也很少,自己又很菜。这段时间持续地并不长久。
后来,一直到我毕业以后,也就是06年左右,遇到了ubuntu,才算是真的开始使用linux了。对比之前和之后,可以看出linux的进步是多么地神速啊(再次感慨ing)。
最后,当然是希望linux的发展越来越快喽,比之前还要快~
全盘升级至ext4文件系统
早在2006年的11月,2.6.19 版本的linux内核就已经包含了ext4文件系统。到了 2.6.28 版本,这个文件系统已经正式发布了。但是我却并不急着升上去,一来是因为我的本本是工作系统,不能出差错,二来是看到国内外这里那里的报出ext4文件系统丢失数据的bug,说是要到 2.6.30 或更高版本的内核才能确保安全。
这不,前几天ubuntu也升到9.10了,内核也是2.6.31了。gentoo早就是了,于是,万事具备了,我也就开始升级ext4,哈哈。
这里有TX的升级过程,我参考了下。
首先我在gentoo里,把ubuntu的/分区升级成了ext4。
也就这3条命令:
|
1 2 3 |
tune2fs -O extents,uninit_bg,dir_index /dev/DEV e2fsck -fpDC0 /dev/DEV fsck /dev/DEV |
前两个命令都是瞬间完成的,但是fsck的过程可能会持续几分钟。
见到ubuntu的/成功升级到ext4,我就信心大增了,再去ubuntu把gentoo的/分区也升级了,也非常顺利。于是,这才敢升级我最为宝贵的 /home 。
/home 分区比较大点,时间长一点,但是完全没有问题哦。
现在硬盘里已经没有ext3啦,我新编译的2.6.31-gentoo-r5内核,也已经去掉ext3的支持啦~
PS:由于上述过程需要umount分区,如果你只有一个linux系统,也可以使用liveCD等进行操作。
========20091227 update========
升级以后,可能会遇到grub菜单无法显示的问题,详情见这里。
试用谷歌相关链接
在月光博客看到这个谷歌相关链接的内测介绍,我心想自己也算是一个谷粉了,而且blog也没有用类似的相关链接插件,于是也想试用一下,就给relatedlinks@google.com发了个邮件,没想到,今天就收到内测邀请了。
试用了一下,得益于谷歌的技术实力,相关性做得还是不错的。但是由于还在内测阶段,所以页面展示还是有蛮大的限制的。只能设置简单的背景和前景色,其他字体大小和div宽度之类的都是写死的,放在我的页面会显得很难看。不得已,我在自己的样式里,加了几个丑陋的!important才算是大致调得差不多了。
看看右边侧栏的“谷歌相关链接”吧~这就是最终的效果。
最近的gentoo和ubuntu
先所说gentoo,前段时间,我一直是用的 xf86-video-radeonhd ,但是自从出了 xf86-video-radeonhd-1.3.0 以后,我就进不去X了,一进去就黑屏重启。之前mask掉这个版本,还能继续用 xf86-video-radeonhd-1.2.5 撑着,但是最近 xorg-server 也升级到了 1.7.1 了,由于一些相关的依赖包的改动,我的 xf86-video-radeonhd-1.2.5 再也编译不过去了。。。虽然 xf86-video-radeonhd-1.3.0 是能编译过去的,但是却仍然黑屏。。。无奈,在ubuntu下呆了几天,想等gentoo的包更新解决这些问题的,但是到现在也还没解决,然后我的ubuntu又想升级到9.10了,就想先把gentoo折腾好,我可不想两个linux都崩溃掉,我还要靠这俩上班的呢,呵呵。于是,回到gentoo,把全局的radeonhd改成了radeon,然后装上 x11-drivers/xf86-video-ati ,果然就正常了。而且glxgears也可以到2400多,似乎比用radeonhd时还好一些,不错,gentoo就算是搞定了。
然后,有了gentoo的保障以后,我就大胆地回ubuntu升级了,这次升级过程倒是非常顺利:有自己的源,下载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安装用了1个多小时,也就顺利完成了。karmic的启动过程很惊艳,我很喜欢,其他的都很正常,算是一切顺利。
我喜欢我的gentoo+ubuntu的组合,爱用哪个用哪个,一个暂时折腾坏了还可以用另外一个顶,哈哈~
nginx 禁止某个 User_Agent 的方法
由于ubuntu 9.10 的发布,SRT ubuntu源最近的流量可是飙得厉害~ 昨天一天的平均流量是 9.6MB/s ,算算一天就有800GB了。。。
更可恶的是,一分析日志,有一个“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6.0; Windows NT 5.1; SV1; .NET CLR 1.1.4322; .NET CLR 2.0.50727)”的User_Agent(据说是迅雷的),很是夸张,居然占了八成的流量,看我下面的日志分析: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 tail -n 1000 /var/log/nginx/mirror.access.log | awk -F\" '{A[$(NF-1)]++}END{for(k in A)print A[k],k}' | sort -n | tail 3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6.0; Windows NT 5.1) 4 SAMSUNG-SGH-E250/1.0 Profile/MIDP-2.0 Configuration/CLDC-1.1 UP.Browser/6.2.3.3.c.1.101 (GUI) MMP/2.0 (compatible; Googlebot-Mobile/2.1; +http://www.google.com/bot.html) 5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6.0; Windows NT 5.0; .NET CLR 1.1.4322) 6 Ubuntu APT-HTTP/1.3 (0.7.20.2ubuntu6) 16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5.00; Windows 98) 18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6.0; Windows NT 5.1; SV1) 39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6.0; Windows NT 5.0) 41 Ubuntu APT-HTTP/1.3 (0.7.23.1ubuntu2) 94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6.0; Windows NT 5.1; ) 767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6.0; Windows NT 5.1; SV1; .NET CLR 1.1.4322; .NET CLR 2.0.50727) |
于是,我不得不想办法禁掉了这个UA,不然也太影响访问了,最近有很多用户都出现访问不畅的状况了。但是网上这方面的资料还真不太好找,于是请教ubuntu-cn的一叶老大,终于找到办法了:
建立一个 /etc/nginx/agent.conf 内容如下(需要注意的是,空格和括弧需要使用“\”进行转义,这也是我摸索了好久得出的结论):
|
1 |
if ($http_user_agent ~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6.0;\ Windows\ NT\ 5.1;\ SV1;\ .NET\ CLR\ 1.1.4322;\ .NET\ CLR\ 2.0.50727\)") { return 404; } |
然后在这个site的配置里include这个conf文件,比如 /etc/nginx/sites-enabled/ubuntu-mirror 里添加如下一行: include /etc/nginx/agent.co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