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m LAZY bones? AN ancient AND boring SITE

2009年 08月 的归档

lrcdis 20090831 版本放出

lrcdis是一个通用的外挂式歌词显示脚本(对,只是一个简单的bash脚本而已),今天放出新的 20090831 版本。
目前lrcdis已经支持 mpd, moc, audacious, amarok, exaile, quodlibet, rhythmbox, mplayer, JuK, qmmp, muine, banshee 等播放器了。
更多的问题可以参考项目的FAQ

这个版本相比上一个版本,主要的变化是:
1.增加了对 banshee 和 exaile 0.3.x 的支持。如果你刚好使用这两个播放器中的某个,不妨一试。同时,由于dbus接口的更改,可能不支持 这里下载。

Bash其实也可以做CGI用

标题其实是“废话”。因为,其实稍微熟悉web原理的都知道,理论上,所有可执行的程序/脚本,都可以被server程序(例如apache/mini_httpd/lighttpd/nginx等)调用,只要能够输出HTML,都可以成功。
而这个用bash做CGI的想法,纯属闲着无聊的时候,瞎想出来的。不过有这个想法的,我肯定不是第一人,这里这里都有类似的描述。
不过,我这个Web From Scratch的过程还颇有点波折,试了蛮久才成功,就在此记录一下。
其实,说白了都是也就一句话:扩展名不能随意取。当然这个只是针对我这个主机的apache来说的,其他的server可能有其他的规则,暂且不做定论。
之前我一直把我的脚本文件名写成index.sh,结果怎么试都不行,后来无意中改成inedx.py(虽然里面还是#!/bin/bash开头的)居然就可以了,于是我就找到原因了,现在我改成个更通用的index.cgi了,哈哈。
另外关于.htaccess,由于自己也是一知半解,就不讨论了,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这里,这里只贴下我用到的代码,可以把对此域名的任何路径的请求都让index.cgi来处理。

RewriteEngine on
DirectoryIndex index.cgi
RewriteCond %{REQUEST_URI} !(index.cgi)
RewriteRule ^(.*)$ index.cgi/$1 [L]

来看看我的bash,就是简单地输出服务器信息:

#!/bin/bash
 
#下面这两行头一定要有,不然可是会引发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错误的。
echo "Content-type: text/html"
echo ""
 
echo "<h1>Bash CGI works!</h1>"
env | while read line;do
	echo "<b>"
	echo "$line" | cut -d= -f 1
	echo "</b>=<i>"
	echo "$line" | cut -d= -f 2-
	echo "</i><br>"
done

最近几天,可以点击 http://hzlug.org/abc?xxx=yyy 观察这个脚本运行的效果,以后可以把这个地址做它用,嘿嘿。
可以看到 REDIRECT_URL 和 QUERY_STRING 这两个环境变量分别是路径和参数,这样理论上就可以用一个脚本来完成很复杂的功能了~
至于HZLUG到底会做成什么样子,还请大家多多提意见哦~

用脚本操作剪贴板

有时候,在脚本里操作剪贴板是很有用的,比如,你可以用scrot截屏以后贴到paste,然后把url直接放到剪贴板里,方便与人分享;又比如,你可以在选择了一段不和谐的文字的时候,通过按一个快捷键悄悄地把文字变成base64加密以后的内容发给好友;再比如,复制一个单词或者一段文字,按一个快捷键可以在剪贴板里放置翻译后的结果等等。当然肯定有更多方便的应用等你来发现。
在实现复杂应用之前,我们应该先对linux的剪贴板有个基础的了解,其实,linux(准确地说是带X的GNU/linux操作系统)的剪贴板分为3个:
1. 中键主剪贴板
2. 中键辅剪贴板
3. ctrl+v剪贴板
用过linux的朋友肯定都知道一个很方便的特性:鼠标选中一段文字就相当于windows的“复制”,然后在其他程序里按下鼠标中键就相当于“粘帖”,可以把刚才选中的文字粘帖出来。这个经常会让像我一样的linuxer养成一种习惯,以至于在朋友电脑上偶尔使用的windows的时候,也会经常点中键,却什么也出不来。。。同时,这也造成了linux比较损鼠标中键的现象,因为一般的杂牌鼠标,为了节约成本,鼠标中键的轴只有一端是固定的,所以这个轴很容易断,中键都很脆弱,没按几下会坏掉了,我的几个坏鼠标基本上都是中键不灵。。。
呃。。怎么说到鼠标去了,言归正传,这个用中键粘帖的剪贴板我们暂且称为“中键主剪贴板”,另外还有一个“中键辅剪贴板”,一般用户很少用到,“ctrl+v剪贴板”就无须多解释了,就是和windows一样的那个剪贴板,大家平时可能只把这个当成“正宗”的剪贴板吧。
xsel 是用脚本操作剪贴板时需要用到的命令,xsel同时支持这3个剪贴板,那么我们来看看xsel是如何区分这几个剪贴板的:
-p, –primary 指定操作 中键主剪贴板
-s, –secondary 指定 中键辅剪贴板
-b, –clipboard 指定 ctrl+v剪贴板
-x, –exchange 还可以交换 中键主剪贴板 和 中键辅剪贴板 ,这样辅就可以起到一个中间变量的作用了。
下面看看常用的操作:
-i, –input 从标准输入读入到剪贴板
-a, –append 往剪贴板里添加内容 (PS:我发现当某个剪贴板内容为空的时候,使用这个选项会导致xsel出现段错误,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去报告bug)
-c, –clear 清除剪贴板的内容
-o, –output 输出剪贴板的内容

于是,有了这些好玩的操作,我本来这个

scrot /tmp/scrop_tmp.png -bcsd 3 -e "echo | upaste -image \$f ; rm \$f"

贴图脚本就改成了这样了:

scrot /tmp/scrop_tmp.png -bcsd 3 -e "echo | upaste -image \$f | xsel -bi; rm \$f"

这样帖完图以后,URL就直接在ctrl+v剪贴板里了,发给别人也相当轻松了,哈哈。。(upaste是帖东西到http://paste.ubuntu.org.cn,并返回url的perl脚本)
另外,你可以可以看看 xclip 等其他程序,如果有必要的话,下期再介绍啦,哈哈。

UltraEdit出linux版了

下午,看到toy上说UltraEdit出linux版了,做为一个曾经的UE迷,马上就下载来试了一下。
发现,这个虽然是beta版本,但是已经有较强的可用性了。这个测试版本第一次运行的时候,会弹出提示说可以用到2009年9月1号,到时候肯定还是要交钱的,价格貌似和windows版的一样,截图说话吧:
UE4linux
(点击放大)

用python来收发邮件

由于python的模块很强大,用python来收发邮件,就显得很轻松了。
python不仅有email模块,还有专门处理popsmtp甚至imap的模块。
下面就来演示一下这几个的用法,先看看怎么用pop3和email模块来收邮件。

>>> import poplib
>>> p=poplib.POP3_SSL('pop.gmail.com')  #如果服务器不需要启用SSL,那么只需要用 poplib.POP3('xxx.com') 就好了。
>>> p.user('linuxcn.ibot')
'+OK send PASS'
>>> p.pass_('密码')
'+OK Welcome.'
>>> p.stat() #统计状态,返回一个元组,第一个表示几封邮件,第二个表示一共几个字节
(2, 4543)
>>> p.list() #返回每个邮件的状态
('+OK 2 messages (4543 bytes)', ['1 3679', '2 864'], 15)
>>> p.retr(2) #获取某个邮件的全文,这个邮件就是我自己给另一个测试账号发的邮件,元组里包含了邮件头和邮件的正文。
('+OK message follows', ['Delivere
...为了排版方便,此处有删节...
e--'], 869)
>>> mailsrc='\n'.join([l for l in p.retr(2)[1]])
>>> print mailsrc #如果上面还看不出啥的话,这样看应该就明显了。
Delivered-To: linuxcn.ibot@gmail.com
Received: by 10.216.47.83 with SMTP id s61cs422102web;
        Sat, 15 Aug 2009 07:58:32 -0700 (PDT)
MIME-Version: 1.0
Received: by 10.114.180.16 with SMTP id c16mr2819847waf.57.1250348310512; Sat, 
	15 Aug 2009 07:58:30 -0700 (PDT)
Date: Sat, 15 Aug 2009 22:58:30 +0800
Message-ID: <ae14629e0908150758n49649527xf326b8c1a60f36bf@mail.gmail.com>
Subject: =?UTF-8?B?5rWL6K+V5Li76aKY?=
From: LLY <bones7456@gmail.com>
To: linuxcn.ibot@gmail.com
Content-Type: multipart/alternative; boundary=001636417e2fe4c3a904712f669e
 
--001636417e2fe4c3a904712f669e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UTF-8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base64
 
5rWL6K+V5q2j5paHCg==
--001636417e2fe4c3a904712f669e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base64
 
5rWL6K+V5q2j5paHPGJyPgo=
--001636417e2fe4c3a904712f669e--
>>> p.quit() #收完邮件了,理论上是要退出一下的
'+OK Farewell.'
>>> import email #源码得到了,现在轮到email模块登场了
>>> e=email.message_from_string(mailsrc) #这个就可以把邮件源码转换成一个email的对象了。
>>> print e['subject'] #这个是编码后的主题
=?UTF-8?B?5rWL6K+V5Li76aKY?=
>>> print email.header.decode_header(e['subject'])[0][0] #这个是解码后的主题
测试主题
>>> e.get_payload() #获取当前email的有效部分,可以看到有这个邮件有两个部分,从上面的邮件源码,我们也可以得知,此邮件确实有text/plain 和 text/html 两部分
[<email.message.Message instance at 0xb751102c>, <email.message.Message instance at 0xb751172c>]
>>> e.get_payload(0) #获取有效部分的第一个,这个还是一个email对象的实例。
<email.message.Message instance at 0xb751102c>
>>> type(e)
<type 'instance'>
>>> type(e.get_payload(0))
<type 'instance'>
>>> import base64 #解码邮件正文还得用上base64模块
>>> print base64.decodestring(e.get_payload(0).get_payload()) #解码正文的第一部分
测试正文
 
>>> print base64.decodestring(e.get_payload(1).get_payload()) #解码正文的第二部分,是html,看来只多了个br而已,哈哈
测试正文<br>

当然,上面的例子只是最简单的,复杂的附件什么的,也可以用库里的相关函数一一搞定的。另外,看文档的意思,传了get_payload的第二个参数按理应该能自动调用base64模块解码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试验成功,只能自己手工解了~
下面,再来看看怎么用smtp发邮件,如果是复杂的邮件,也需要建立一个email对象的实例,把正文/附件等一一放上去就好,但是作为演示,我们就用邮件的源码来发一个纯手工的,哈哈

>>> import smtplib #加载模块
>>> msg='To: linuxcn.ibot@gmail.com\r\nFrom: my@localhost\r\nSubject: test\r\n\r\nthis is msg body\r\n' #邮件的源码
>>> s=smtplib.SMTP('smtp.163.com') #同样这里也有SMTP_SSL,到底用什么要看服务器的设置
>>> s.login('bones7456','密码') #一般都要登录了,才能发邮件,login里提供两个参数,用户名和密码
(235, 'Authentication successful')
>>> s.sendmail('bones7456@163.com','linuxcn.ibot@gmail.com',msg) #发送邮件,三个参数分别是 from/to/msg,就这名简单就成功了。。
{}
>>> s.quit()
(421, 'closing transmission channel')

就这么几行,一封邮件就发出去了,够简单吧。。。更详细的内容就看官方文档吧~

JSON数据格式简介

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易于人阅读和编写。同时也易于机器解析和生成。它基于JavaScript Programming Language, Standard ECMA-262 3rd Edition – December 1999的一个子集。 JSON采用完全独立于语言的文本格式,但是也使用了类似于C语言家族的习惯(包括C, C++, C#, Java, JavaScript, Perl, Python等)。这些特性使JSON成为理想的数据交换语言。
以上摘自JSON官方介绍,这个格式是如此地简单,以至于光看这篇官方文档就可以完全掌握了,而无须其他过多地介绍了。
最初看到这个JSON,是在twitter上,这种小交互量的场景很适合用JSON,比XML更轻巧些。今天,看到新闻,taobao也搞了个开放平台,里面也支持JSON和xml这两种格式,所以我觉得这个格式以后会越来越流行,特发此文关注下。

linux的Magic Key

自从我换成了开源的A卡驱动以后,我的电脑就时不时地崩溃。现象是:突然之间,整个画面就冻结了,鼠标也不能动了,几乎所有的按键也都失效了,ctrl+alt+F1 和 ctrl+alt+backspace 都无效。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有不规则形状的窗口出现的时候,比如gnome-osd的透明文字,但也不是很一定的,发生的概率也不高,一般几天才会有一次。我想,要彻底解决的话,也只能等待驱动的改进了。
不过,每次崩溃都强行按电源的话,还是有点心痛的。幸好办法还是有的,因为驱动程序其实也只是一个程序而已,这时候即使驱动死掉了,鼠标键盘不能动,linux内核还是在正常运行的(按理如果我开了sshd的话,其他机器还是能ssh上来的)。而且,内核还是能处理一些键盘事件的,比如本文要说的:Magic System Request Key
以下按键,一般情况下不建议使用,除非是ctrl+alt+F1都失效了,才用。
使用Magic SysRq key的前提是CONFIG_MAGIC_SYSRQ这个内核选项被打开,并且没有在/proc/sys/kernel/sysrq里禁用掉,也就是 cat 这个文件的时候,出来的是 1 (或其他某些非0值)。其实这两个条件,在一般的linux发行版里都是满足的。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几个键的具体作用,其中SysRq指的是右上角的“Print Screen”键。

ALT-SysRq-b 立即重启系统,不卸载分区和同步文件。
ALT-SysRq-c 调用kexec内核函数来重启,可以生成个crashdump。
ALT-SysRq-d 显示所有的“锁”,如果开了X的话,估计基本看不到。
ALT-SysRq-e 给除了init以外的所有进程发送SIGTERM信号,可以试图正常结束所有进程。
ALT-SysRq-f 调用oom_kill函数来干掉占用了很大内存的进程。
ALT-SysRq-g 内核调试相关的(好像新内核已经没了?)。
ALT-SysRq-h 显示其他key的帮助,同样,如果开了X的话,估计基本看不到。
ALT-SysRq-i 给除了init以外的所有进程发送SIGKILL信号。
ALT-SysRq-k 结束当前虚拟终端的所有进程。
ALT-SysRq-l 显示所有活动CPU的栈跟踪信息。
ALT-SysRq-m 显示内存状态。
ALT-SysRq-n
ALT-SysRq-o 可能的话,关机。
ALT-SysRq-p 显示当前的寄存器状态和标志位。
ALT-SysRq-r 关闭键盘的raw模式。
ALT-SysRq-s 同步内存里的数据到硬盘。
ALT-SysRq-t 显示当前的任务信息。
ALT-SysRq-u 以只读模式重新挂载所有分区。
ALT-SysRq-v
ALT-SysRq-w 显示不可中断的任务
ALT-SysRq-x
ALT-SysRq-z
ALT-SysRq-数字键 调整日志输出级别
另外,除了物理的按键以外,其实还可以把某个键的值用root权限写到 /proc/sysrq-trigger 文件里(这个文件是个只写不读的怪文件,哈哈),比如

echo t > /proc/sysrq-trigger

,来触发Magic SysRq key。

以上内容可以在内核源码的 Documentation/sysrq.txt 里找到英文原文,但是即便是这个官方文档,也似乎不是每个按键都有效的,可能是某些只有在特定的硬件条件下才有效,又或者文档没更新?
在万一遇到程序崩溃的时候,你可能需要按的键是: ALT-SysRq-r e i s u b 来安全地重启机器~

使用twip架设Twitter API proxy

twipyegle的作品,是一个基于php的Twitter API proxy.配置非常简单,也很好用.
我架的proxy地址是http://li2z.cn/t/(已不可用),要使用的话,把你的客户端的Twitter API proxy指向这里就可以了.以我用的twitterfox为例:

vim ~/.mozilla/firefox/*/extensions/twitternotifier@naan.net/components/nsTwitterFox.js

然后,把第38行左右的行改成:

var TWITTER_API_URL = "http://li2z.cn/t/";

再重启一下firefox就可以了.
如果你也有自己的域名和空间(估计要国外的才行),你可以按照原作者的文章架设一个,如果没有并且相信我不会偷你密码的话,也欢迎使用 http://li2z.cn/t/ 让及.艾服.达不留的人忙到手抽筋为止吧~嘿嘿…

PS: 欢迎follow我: @bones7456

gmbox发布0.1版本

好吧~ 今天发布gmbox V0.1版本了.
看看之前的日志,发现离我发第一篇博文的都已经过了近4个月了.
其实,离之前预想的发布日期不知道迟了多少,好在也没对外公布过发布计划,看来我对自己的”懒”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哈哈..
呃..还是说说gmbox吧,基本特性是:

  • 支持谷歌音乐的”榜单下载”和”搜索下载”,而且,这两者都包含歌曲和专辑.
  • 简单的可配置性
  • linux系统可以调用mid3iconv自动修改歌曲的ID3信息编码
  • 跨平台性,使用python做为核心,可以运行于大部分linux和windows操作系统,理论上mac也可以,没条件测试
  • 界面和核心分离,默认有一个使用pygtk的界面,也可以使用命令行方式操作

安装方法:

  • linux版本安装法:下载源码包后,解压,可以 sudo ./install -i 安装至系统目录,就可以在菜单选择”应用程序”-“影音”-“google music box”打开GUI界面,或者运行gmbox打开CLI界面. (-u可以卸载干净的.)
  • linux版本不安装法: 下载源码包后,解压,直接运行 gmbox/src/mainwin.py 打开GUI界面; 直接运行 gmbox/src/cli.py 打开CLI界面.
  • windows版本: 下载自解压包后,解压至任意目录,运行 mainwin.exe 打开GUI界面,运行 cli.exe 打开CLI界面.

使用方法:超简单,谁用谁知道…
已知bug:还蛮多的,比如试听不支持,歌词下载不支持,还有界面太丑等….哦,现在关闭主窗口,后台的下载进程还不会自动关掉的…以后慢慢完善吧.
再来个截图:
gmbox-0.1